王祎(左)与课题组同事研讨海洋观测装备规划部署 侯权宇/摄
当前,王祎正带领职工投入研究编制《全国海洋观测网规划(2022—2030)》,推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参加工作9年来,他埋头开展海洋观测网及技术装备相关研究,规划立体观测网探“蓝海”。
预防台风、风暴潮以及海啸等灾害侵袭,离不开海洋灾害预报预警;海洋养殖、渔业捕捞、远洋运输、海上石油开采等生产活动顺利开展,离不开对海温、海流、海浪等海洋环境要素的及时、准确预报;珊瑚礁、红树林等海洋生态保护离不开对其基础生存环境资料的有效获取,这些都需要依托海洋立体观测网。
海洋观测网的建设需要合理设计与科学规划,而海洋观测领域涉及学科众多,技术庞杂。面临全新的专业和业务领域,王祎深知当今世界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不思进取必将被淘汰。于是,他加强知识储备、学习新技能,创新利用新技术方法开展研究,在观测网技术研究领域一步一个脚印。国家海洋领域系列重大专项研究论证等任务下达时间紧、任务重,王祎作为核心技术骨干参加国家海洋重大工程和业务体系顶层设计,经常连轴工作,放弃节假日,圆满完成了国家海洋领域重大工程相关技术论证、国家全球海洋立体观(监)测系统研究、海洋预警监测装备体系设计研究等重要任务。此外,他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被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等采纳或应用,为国家海洋观测网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科学性决策依据。
海洋观测仪器装备是海洋观测网的重要实体支撑,也属海洋高端装备分类。当前,我国海洋观测装备的研制和产业化能力仍然不足,如进口高精度温盐剖面测量仪、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等仪器设备占据我国海洋观测的“半壁江山”,存在“卡脖子”风险。另一方面,小型、无人、智能的新技术装备在海洋观测领域业务化应用还大为不足。面对这些现状,王祎又同团队积极开展了海洋观测装备发展技术预见研究,规划设计并应用更具观测“费效比”、成本更低效益更高的观测手段方式,对促进我国业务化海洋观测能力向高质量转变,加快迈向世界先进行列上具有积极意义。
与此同时,王祎积极为我市制造业立市以及海洋事业发展“添砖加瓦”,他作为技术骨干深入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第一线调研,参与完成的天津海工装备发展行动计划、天津市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海洋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天津市科技兴海战略研究等研究成果,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本文转自天津工人报 记者王洪宇 通讯员张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