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自然资源报》
4月15日上午10时,依托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航次,2套“蓝海星”漂流式海气界面浮标在西北太平洋暖池海域成功布放应用。“‘蓝海星’布放应用,将作为主要观测手段,推动我国在该海域的海气界面漂流观测计划的实施。同时,也对我国加快海气界面漂流观测网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以下简称“技术中心”)副主任隋军说。
集中力量攻克难关
西北太平洋暖池海域是全球台风主要发源地之一,每年生成的台风中,约1/4影响着我国,对我国沿海地区人民的生活、生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但是,我国在该海域的海气界面原位观测却严重不足。
为解决这一问题,技术中心集中研发力量,努力攻克技术难关。自2015年以来,技术中心“漂流蓝海星”研究团队在历年自然资源部业务项目、部重点实验室重点基金、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计划”等10多个项目的支持下,先后突破了小型类单柱体漂流平台结构可靠性、姿态稳定性等多项技术,发展了多版本/型号的海气界面漂流观测技术装备,革新了海气界面关键要素的低成本测量方式。
“该技术实现了海表面3米高度的风速、风向、气温等气象参数和关键气象、水文要素的稳定与准确测量。”该研究团队负责人王斌介绍,“其大规模应用可为海洋环境保障、海洋同化预报系统、海气相互作用和气候变化研究及应对提供高质量的观测数据支撑。”
在此基础上,技术中心基于“低成本、网格化、全球化”的海气界面观测新理念,创新研制了“小型化、轻质化、免维护”的漂流观测系统,即“蓝海星”漂流式海气界面浮标。据介绍,中心对该浮标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成功研发革新了海气界面关键要素的低成本测量方式,在该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提供更高质量的观测数据支撑
“此次,‘蓝海星’在西北太平洋暖池海域的成功布放应用,实现了我国在该海域海气界面原位观测的重大突破。”王斌说。“其规模化的应用将实时监控台风生成和传播过程,为台风条件下的海气相互作用研究、预报模型精度提升提供关键数据支撑,有效填补了我国在该海域观测方面的空白。”
不仅在西北太平洋暖池海域,“蓝海星”在多个调查航次和观测计划中也得到成功应用,数量超十套,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微博等众多媒体广泛报道,成为多方关注焦点。
近年来,漂流式海气界面浮标先后两次完成了与国际标准锚系浮标的现场比测,观测数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成了多次中尺度涡高时空分辨率组网观测应用,具备了对(亚)中尺度过程观测能力;完成了超级台风“山竹”环境下的观测应用,全面验证了浮标在12级海况、140km/h风速下的准确观测能力;完成了中国第35、36次南极考察在西风带海域的断面组网应用,突破了浮标在极地复杂恶劣海洋环境下的应用。
同时,漂流式海气界面浮标观测方式也得到了国内外海气界面观测专家的认可,并在世界观测大会发表观测白皮书,作为一种新型海气界面观测手段,引领海气界面漂流观测计划。
隋军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推进‘蓝海星’浮标在全球海洋观测系统的应用,逐步实现全球海域低成本、网格化的海气界面数据实时获取,为海洋环境保障、海洋同化预报系统、海气相互作用和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更高质量的观测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