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金属结核又称锰结核,系由包围核心的铁、锰氢氧化物壳层组成的核形石。锰结核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水深2000—6000米的深海底部,是未来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深海资源有利于缓解全球矿产资源供需紧张局面和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而科学布局项目,优化组合科研力量,进而开展相关装备的研发是进行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与基础。
图1多金属结核
“十二五”期间,受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简称大洋办)委托,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多金属结核集矿试验系统研制及500米海上试验”项目。2017年12月,大洋办委托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对该项目实施监理工作。
由于受管理资源和管理制度的局限,项目管理部门很难对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进行充分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科研项目本身的风险性决定,再好的计划也不可能预见到所有的问题并事先制定出对策。因此,把监理的约束和协调作用贯穿到科研项目立项、实施和验收的全过程中去,是国家科研管理逐步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必然要求,是科研项目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切实履行监理职责,提高有限科研资金的利用率,使科研项目获得最大化实现,监理项目组针对该项目的科研特点并依据合同的要求,编写了监理大纲及实施细则,并通过了由大洋办组织的专家评审。整个项目执行期间,监理项目组采取书面监理和现场监理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实验室过程、浅海试验及500米海试等重要节点的监理工作,为保证监理真实性,共出海100余天。截至2018年9月26日项目通过验收之日,监理项目组共完成了文件监理3份、试验监理40余项,形成监理报告4份,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质量保障、进度保障,全程见证了“鲲龙500” 多金属结核集矿试验系统的整机试验过程,有力地支撑了“鲲龙500”的技术研发工作。
图2 现场监理
“鲲龙500”共历时海试49天,海试中“鲲龙500”海底集矿车共下水11次,海试中最大作业水深514米,多金属结核采集能力10吨/小时,单次行驶最长距离2881米,实现了自主行驶模式下按预定路径进行海底采集作业的能力。这是我国首次开展500米级水深海底多金属结核集矿系统试验。本次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深海采矿系统研发由陆上试验全面转入海上试验。(深海室 贾立双)
图3鲲龙500海试